首页 >

2024年贵州省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赛在黎平肇兴启幕

2024-07-20 22:21

7月19日,2024年贵州省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赛在黎平县肇兴侗寨启幕。

现场,来自黎平、从江、榕江三县的10支队伍悉数亮相,为现场带去一首首歌唱自然、歌唱劳动、歌唱友谊、歌唱祖国的动听侗歌,引来全国各地的游客驻足聆听、拍照、录屏。

据了解,本次大赛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,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、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、黎平县人民政府承办,旨在彰显侗族大歌独特艺术魅力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增强文化自信,进一步推动国家级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。

大赛采取合唱形式进行,分老年组、成年组和少儿组三个组别,有初赛、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,共17场比赛,时间将持续至8月底结束。

比赛期间,除了贵州、广西和湖南三省区100支歌队2400余名歌手参赛外,还增设乡村非遗集市、非遗盛装巡演、非遗美食互动等集中展示侗族文化独特魅力的多个环节,并邀请国际国内知名音乐家、歌手、乐队等登台助演,共向大家呈现出一场场声势浩大的视听盛宴。

侗族大歌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,不仅体现了东方独特的音乐形态、审美趣味和社会认知,更是中华文明璀璨、活态的文化基因。

近年来,贵州省各级党委、政府和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》,不断加强侗族大歌的保护传承和弘扬,扩大侗族大歌的影响力,充分展示了侗族大歌独特的艺术魅力。

通过政策引领,先后出台了《侗族大歌五年保护规划(2011-2015年)》《多彩贵州•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行动计划》《黎平县侗族大歌保护办法》等政策性文件,在黎平、从江和榕江三县实行侗族大歌集中连片保护。

同时,不断加强队伍建设,通过认定国家、省、市、县四级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,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在100所学校命名县级侗族大歌传承基地,在流行地区建设侗族大歌传习所(中心),推动侗族大歌进校园、进课堂、在社区,已基本实现侗族大歌流行地村村有歌队,寨寨有歌堂。

在此基础上,扎实开展侗族大歌普查,推进侗族大歌档案和数据化建设,制作音视频,出版《侗族大歌系列丛书》《侗族大歌音图典》《侗族大歌志》等丛书,并通过举办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赛、侗族大歌节等赛事节庆活动,集中宣传展示侗族大歌和国际国内文化交流互鉴,有效提升了侗族大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力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。

如今,侗族大歌已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和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瑰宝,正一步步走出大山、走出侗乡、走出贵州、走向全国、走向世界,被更多人了解,让更多人为之神往。

“希望各队伍以大赛为契机,提高侗族大歌的歌唱水平,激发侗族大歌创新创造,让这项宝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机盎然,为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提供有力支撑。”启动仪式上,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、贵州省文物局局长张勇表示,接下来,贵州省将着力赓续中华文脉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推动文明交流互鉴,促进民心相通,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贵州努力和应有贡献。(赵倍萱)